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抓机遇 拓新局 谋发展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赢取未来。广西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区(一期)于2022年5月27日开业运营。园区运营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做强优势特色,延长产业链条,加速打造服务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代化大型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抓机遇,充分发挥冷链园区一体化服务平台优势
随着日益活跃的市场需求,现代冷链物流园区不能只有冷藏、冷链运输等单一服务,将仓储、加工、配送、检验、展示、交易、多式联运等功能高效集合在同一个园区内,已成为冷链物流园区发展的趋势。冷链园区紧抓市场机遇,依托北部湾地区的水产品、海产品资源,东盟国家的水产冻品进口资源及防城港集装箱冷链专列等优势,利用“防城港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唯一承载项目”“RCEP推广实施试点企业”的平台优势,在防城港市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大力发展冷链及水产、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集加工、配送、冷藏、交易为一体的生鲜冷链产业园区。截至2023年10月,冷链园区引入区内外冷链贸易、加工、养殖、捕捞企业40余家,实现招商入驻率57.24%,逐步形成产业规模集聚效应;冠南、纽航、海上鲜等一批重要仓储客户相继落户增量,园区(一期)仓储承接货物包括肉类、农产品、水产品等品类,累计实现生鲜食品吞吐量超2.65万吨,今年已实现2.18万吨;海产品加工生产线落户园区,已引进恒和百味、中爵物流、赛福得等加工企业,其中恒和百味防城港加工基地已于今年5月31日开业运营,预制菜生产能力超1万吨/年;与防城港市政府合作,正积极推动“中国—东盟(防城港)海鲜交易中心”落地园区,同时以园区为中心打造防城港市预制菜加工基地。此外,作为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推进“公铁海”多式联运服务模式,实现“广西防城港—安徽马鞍山”冷链专列首发,开拓物流运输新模式,减少产品损耗和保障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广西防城港—安徽马鞍山”冷链专列首发
拓新局,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提升产业链价值链
冷链园区作为现代化冷链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整合和协同,通过园区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金融、信息、数据、供应链等一体化配套服务,着力打造广西及中国—东盟现代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商。近年来,冷链园区将供应链金融视为服务供应链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重要抓手,通过金融手段,打通食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全流程,为客户提供集“冷链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功能于一体的供应链服务和保障。冷链园区以供应链金融为抓手,同时引入鸿星数字、海上鲜等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客户,通过近半年的尝试,顺利以供应链金融手段服务产业实体,不断扩大招商力度。通过资金引流,发展仓储业务,冷链园区目前正式立项4个供应链金融项目,涉及合同金额8000万元,涉及水产、肉类、坚果等产品,同步带动仓储和配套服务的收入。不仅如此,冷链园区还助力客户扩大规模,加速产业集聚效应,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加工企业低价采购原材料,缓解实体企业的资金压力,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园区客户恒和百味加工基地正扩大生产规模,新增加工设备,进一步扩展金鲳鱼预制菜和虾的深加工生产线。
加工企业生产
谋发展,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高质量发展
运营以来,冷链园区聚焦产业谋发展,充分发挥自身服务网络、产业基础优势,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在“走出去”方面,冷链园区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国内外行业头部企业,前往山东青岛市、荣成市,广东湛江市、佛山市等地开展“精准招商”“敲门招商”,拜访对接重点企业,推介园区、洽谈合作,以实际行动不断扩大招商“朋友圈”。在“引进来”方面,冷链园区打造了北部湾冻品数字仓单交易平台,引进华南最大超低温金枪鱼库区和年产量超10000吨的预制菜加工企业。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不断拓展冷链物流发展新空间,促进东盟冷链物流产业互联互通,与文莱摩拉国际渔港公司、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水产局、越南服务贸易和进出口单一成员有限公司、越南胡志明市明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马来西亚龙华渔行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海洋渔业“捕捞、加工、仓储、贸易”垂直产业链,绘就东盟农业经贸合作生态画卷。
下一步,冷链园区将立足项目区位优势,坚持“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模式,通过持续强化精准招商、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业务体系、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项目二期建设等措施,加快打造以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区为核心的冷链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致力于打造广西及中国—东盟现代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商,为打造现代流通主渠道贡献桂物力量。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大道21号 0771-2705638 0771-2705638
Copyright ©2024 广西供应链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17005780号-3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1134号